现代快报讯(记者 柴军虎)7 月 26 日下午 5 点左右,在河南省新乡市石庄社区,一辆苏 E 牌照的厢式货车和一辆依维柯向着苏州方向出发。与 4 天前驶来时的风尘仆仆相比,坐在车厢里的冉维、徐杨和同事们多了些从容。
△ 7 名退役军人
冉维、徐杨是退役军人。几天前,他们得知河南新乡出现漫堤险情后,主动联系当地应急部门,召集了 5 名退役军人的同事和企业志愿者,携带爱心物资千里驰援。在新乡的救援中,这支平均年龄仅 25 岁的队伍,先后救出落水群众 8 人,协助转移群众 67 人。
带头募集 3 万元物资,7 名退役军人支援新乡
" 河南新乡洪灾严重,物资告急,有想和我们一起捐赠的吗?"7 月 22 日,冉维和徐杨在创业群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
△募集的物资
河南汛情发生后,冉维一直关注着受灾的情况,"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看到大家齐心互助抗洪救灾,既心痛又感动,我们也想为灾区做点事情。" 冉维对现代快报记者说,没过多久,群里就募集到了 2 万元的善款。
2019 年,冉维、徐杨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组建了一户外拓展公司。虽然公司创立不久,但大家一致商定捐出 1 万元,并连同其他募集到的善款,按照当地需求,紧急采购到一批采购救生衣、泡面、照明灯、皮划艇等物资。
考虑到当地救援人员紧缺,他们决定暂停目前业务,只留 1 名人员在公司值守。由公司 6 名退役军人和 1 名志愿者将物资护送到新乡。7 月 24 日中午,经过 10 多个小时的星夜兼程,顺利赶到新乡市," 为节省时间,一路上轮流驾驶,只在车上喝点矿泉水、啃点面包。" 冉维说。
快速卸完物资之后,他们又请缨,根据当地相关部门安排,前往积水严重的石庄社区参与现场救援。
脸晒得黑中透红,脚泡得像张皱巴巴的白纸
27 岁的冉维原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空军某部,曾多次参与火灾、地震等救灾战役,但到达洪灾现场时,还是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
" 虽然烈日当空,但受三个堤坝决堤影响,地势低洼的石庄社区已成一片汪洋,积水没及腰身。" 冉维说,更深处,浑浊的积水已淹到人的脖颈,只看到一个个参与抢险救灾的战士在水面上露出的头。
△参与人员转移
不容迟疑,冉维和同事们坐上皮划艇,穿行在各房屋楼栋间,投入到救援中。
冉维他们救援的第一个居民是一名待产孕妇," 当时他们被困在自家楼房里,看到的皮划艇后,家人焦急地向我们呐喊挥手。" 冉维说,在大家的合力搀扶下,终于将孕妇顺利的抬了上来。由于受到惊吓,孕妇出现宫缩,情况十分紧急。" 这里有孕妇!这里有孕妇!" 大家一起高声叫喊,周边人听到也帮着一起呼喊,一艘负责接送转移的皮划艇闻讯赶来,成功将孕妇送往当地妇幼保健院。
" 所有的人心里都只有一件事,就是怎样快速解救更多的受困群众。" 冉维说,由于高温炙烤,大家脸晒得黑中透红,加上长时间在泥水中浸泡,浑身湿热瘙痒,口干舌燥。等休息下来才发现,双脚已泡得发白,如同裹着一张皱巴巴的白纸,而上身已经脱皮。
累得在地上打盹,醒来发现被蚊子咬一身包
24 岁的潘倩是队伍中唯一的女性,虽然考虑到她的安全,大家不让她上救援一线。但在物资存放点,她一刻也没闲着,不停地帮助接收物资,饿时就依靠饼干充饥。
23 岁的鲍玉涛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参与救援转移了 30 多人。半夜累得不行的时候,他便就近找块空地打盹,醒来才发现被蚊子咬地浑身是包。
冉维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怕家人担心,鲍玉涛走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返程的时候才发了个朋友圈," 配文很简单,就一行字:新乡的水。"
冉维说,虽然大家一身汗、一身脏,但坐上车返回苏州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当地老百姓不停地向我们竖大拇指,沿途一些参与救援的返程车辆看到我们时,也会互相鸣喇叭示意。"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