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监听监视盟国领导人的丑闻持续发酵。长期以来,美国一边凭借自身技术优势肆无忌惮地对世界进行大规模、无差别的窃听窃密,一边又自我标榜为“网络安全卫士”,在网络安全领域屡屡对其他国家抹黑攻击,充分暴露了美国的虚伪面目和霸权本质。
这两面三刀的“友情”
针对监听门事件,连日来,法国、德国、瑞典、挪威等欧洲多国人士对美国提出批评,要求美方就其监听盟国政要高官的行为作出合理解释,并对美欧关系可能因此产生的嫌隙感到担忧。国际社会也对“监听门”事件表达了关切。
法国总统马克龙:“我们已要求我们的丹麦和美国伙伴向我们提供有关媒体披露的和过往活动的所有信息。我们正在等待这些答案。”
瑞典国防大臣胡尔特奎斯特:“我特别问询了这件事是否牵涉瑞典企业和公民,是否影响瑞典方面的利益。所以,我们希望得到完整的信息,不要被蒙在鼓里。”
挪威国防大臣巴克-延森:“挪威已经向美国明确表示,监视盟友没有必要且不可接受。”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亚历山大-库里茨:“我对发生这样的丑闻感到失望,我认为滥用盟友之间的信任是非常危险的,建立信任十分困难,但是破坏起来却十分容易。”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尽管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了解到北约国家会互相监视和窃听,但这一事件真的是史无前例。尽管丹麦和瑞典共同参与一个防止网络攻击的计划,但与此同时,丹麦却为别国利益监视着瑞典。”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媒体披露的美国对欧洲盟友进行监听不过是其庞大的全球窃密网络的冰山一角,美国欠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美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美国为什么要监听自己的欧洲盟友?
对此,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发表评论文章称,美国此举是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文章指出,虽然欧盟成员国在一些国家安全问题上被视为美国的盟友,但在全球商业和贸易问题上却与美国竞争,因此,美国对其任何所谓“盟友”的一些声明和举动,都会加以“审视”,并早已如此。
△《巴尔的摩太阳报》发表的题为《不应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监视欧洲感到惊讶》的评论文章截图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认为,此次监听门事件再次证明,美国所谓的欧洲盟友只是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王朔: “就像特朗普所讲的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对于美国来讲,所谓的盟友只是它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另外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美国对欧洲盟友是何等的不放心。双方在很多领域处于竞争范畴,美国对盟友的监听恰恰符合其一贯以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美国在全球上演“窃听风云”
美国监听盟友“不可接受”,其监听全球的行为更加不可容忍。近年来,美国各种监听项目陆续被曝光,这类项目多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负责实施。
△美国国家安全局外景
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就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丹麦互联网设施监听欧洲国家的同时,被认为与美国国安局有密切关联的网络犯罪组织“方程式组织”悄悄攻破总部设在迪拜的一个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网络,而这家公司是“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在中东地区最大的支付系统服务供应商。
根据已曝光的文件,“方程式组织”首先利用他国被入侵的服务器作为跳板,借助身份认证漏洞攻破网络防火墙,获取了其感兴趣的资金流动轨迹等交易信息。
△美国中央情报局
美国另一大情报机构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