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  
从“难以置信”到“科技自主创新”,世界全方位解读“神十二”发射成功
2021-06-18 15:14:34  来源:中国消费商网  作者:  分享:

早上9时22分准时发射,下午6时48分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核心舱,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17日让其飞行乘组体验了一次不寻常的“朝发夕至”。这引发外界对中国“太空雄心”的新一轮议论:“历史性任务”“难以置信”……有这样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中国上次进行载人飞行任务是约5年前,本次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预计接下来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以在明年建成天宫空间站。此次飞行再度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太空技术实力,更具意义的是,随着3名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宫”,不仅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空间站迎来首批“住客”,也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相比美俄,中国在载人航天方面起步较晚,但过去十几年大踏步前进,迅速走到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有评论称,这是对中国国家治理的肯定。不过,美国一些人却将中国视作眼中钉。为保持所谓的优势,美国主导的、几年后将退役的国际空间站一直拒绝中国参与。但中国未来不会这样做,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所说的:“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外航天员能够一起遨游天宫。”

历史性时刻!

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环球时报》记者有幸在一线亲历这一历史性时刻。当天清晨,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前的圆梦园广场上举行,此次载人飞行任务的指令长聂海胜代表执行本次任务的航天员作报告。广场上挤满欢送英雄出征的群众,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前来见证中国空间站时代意义非凡的一刻。而在火箭升空后,指挥大厅欢呼声一片,一些中国航天科研工作者手持国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

17日下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18时48分,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接下来,他们将驻留约3个月,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迅速引来外媒关注。美联社称,火箭发射时能看到“湛蓝的天空”,“能见度近乎完美”。路透社以“中国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执行历史性任务”为题称,这艘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前往一个建设中的空间站,将是中国人在近地轨道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次发射和随后将执行的任务是“中国在太空领域日益增长的信心和能力的又一次证明”。

《纽约时报》专门开设直播频道,报道“中国将航天员送往空间站”的进展。该报对中国航天员、发射升空任务等进行全方位介绍,并称近年来中国已经完成一系列非常成功的太空计划,“最近一次是在5月,名为祝融的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着陆,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这一技术壮举的国家”。

“大国太空竞争新时代”?

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还实现了5个“首次”: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顺利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已形成成熟、世界领先的空间自动化技术和空间测控能力。随着此次飞行任务的成功进行,世界长期在轨驻留人数有望首次突破两位数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

陕ICP备20005761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