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在《传承》中品味非遗的魅力
2022-03-29 09:44:34  来源:中国消费商网  作者:  分享:

  从念白唱词口语化的评剧,到风雅动情、包袱响脆的复州东北大鼓;从古色古香的庄河剪纸,到情趣盎然的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五彩缤纷的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文明传承的历史脉络,是带有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财富。如何让深藏于辽宁城镇和乡野的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何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生机?辽宁非遗纪录片《传承》,提供了可能。

  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必要手段,非遗技艺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微纪录片《戏梦关东》,把镜头对准全东北境内二人转民间老艺人,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去追忆“二人转”里的关东乡情,展现二人转口述历史、传统唱段背后的情感与热望、审美与文化;大连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电影《京剧·八答仓 》以拍摄者所见所闻为叙述线索,以平实的视角记录演员们的排练和演出过程,讲述他们如何坚守和传承京剧传统文化的艰辛故事……通过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我们在一招一式、一刀一剪、一针一线中了解了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非遗具有了烟火气——普通人可以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而传统,多数人都有疏离感,而纪录片恰恰为大众走近非遗搭起了“桥梁”。几十年前,田野考察中拍摄影像的目的,主要是做好非遗的记录和留存工作,真实、准确是第一要务。纪录片《传承》,在真实记录辽宁非遗技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镜头美、语言美、叙事美,盼望给观众带来人文精神和审美体验的双重享受,也因此被寄予了更多传播、普及非遗的期待。如今,从《戏梦关东》《京剧·八答仓 》到近日的《传承》,越来越多非遗题材纪录片逐渐甩掉了少有人问津的标签,走近大众,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进而开始传承非遗。

  纪录片带来的关注,给众多少有人知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生机。《戏梦关东》播出后,哔哩哔哩平台上,许多年轻人开始剪辑编辑“老式”二人转,让大家知道了过去的二人转究竟是什么样,推动了东北传统二人转的规范与保护;《京剧·八答仓 》吸引众多观众学习京剧,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传承》甫一播出就带来了大量关注,一大票网友拿起针线、操起剪刀,亲身感受辽宁非遗技艺的精妙,“韩派”评剧艺术朴实、细腻的表演程式和刚柔相济、韵味醇厚的唱腔处理;复州东北大鼓一把三弦琴、一面书鼓、一身素衣,道尽世间百态的说唱功夫;岫岩玉雕手工技法和巧夺天工的柔环、活链制作绝活;庄河剪纸一刀一剪呈现出的祈福纳祥传统样式通俗晓畅却又出神入化;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以15种针法、6道程序、五色彩线为主、1枚绣针织就的大千世界,被誉为一部满族民俗文化的无字之书,呈现出满族手工艺术鲜活的物质形态……众多的非遗技艺“出圈”、被看见的同时,也为辽宁非遗的保护、传承、再认识起到了更好的推动作用。

  2021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 相信,在《传承》之后,辽宁的各项非遗项目也将充满生命力地“活”在当下。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

陕ICP备20005761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