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有认真读书了?很久了吧。
你可能玩过剧本杀,但你知道经典文本围读吗?
2022年伊始,东方卫视推出了开年首档经典文本围读节目《斯文江南》,由东方卫视与南瓜视业联合出品,邀请多位演艺名家、文化学者,以演读、围谈等形式,共赏江南文化代表性文人的经典作品。
何为演读、何为围谈?
“演读,就是通过真正的诵读,领悟、传递文字的力量。围谈,是充分释放文字背后的更浓、更开阔的文化精神力量”,节目总策划、南瓜视业总裁向阳说,“‘读’是演读者通过自己的生命感悟,激活文字的硬核力量;‘谈’是展开更大块面的文化地图。”
《斯文江南》看似只有“江南”,但却能够以点带面、辐射中国传统文化和仪式意义。绍兴讲风骨,苏州讲才学。用文艺的拍摄手法、诗意唯美的服化道、高度凝练的价值输出,打通“斯文”与“江南”、文化经典与当代生活、文化哲学与生命美学,让观众产生价值互动、情感共鸣。
为什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被传诵千年?实际上它承载的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政治理想和他高洁的人格。“这篇文章,文可以说写红了一座楼,武可以说保一个大宋王朝。我们知道他的忧乐观,知道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一生都在践行他自己。所以他不管是遭贬或是遭人嫉妒,他一直不改初心”,文化嘉宾于丹说。
《斯文江南》力图打破常规,还原有真实血肉、多人多面的先贤名家,来一场“精神更新”。比如在绍兴一站,对鲁迅文章的选择不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而是他关于教育孩子轻松诙谐的读本。演读鲁迅的郝平说:“大众印象中的鲁迅不苟言笑,但对待儿子,他就像《答客诮》中说的‘怜子如何不丈夫?’”
又如唐寅,大家对他的印象或许还停留在周星驰电影中疯疯癫癫的样子,但节目摘取的还有一些大家知之甚少的苦闷经历。“从他的绝笔诗就可以读出他的人生,我甚至觉得有点想哭,他说‘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演读唐寅的是香港演员李若彤,她直言因为这次围读,让她重新认识了唐伯虎,他被周星驰“害了”。
陆游也是如此。“他这样一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事’的爱国诗人,落在家庭背景中,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千古难解的话题——老婆和妈妈掉在水里了,你先救谁”,演读陆游的是越剧演员茅威涛,她已经饰演陆游三十余年了,“为什么陆游能够写出《钗头凤》这样优美伤感的爱情诗词来?因为他确实经历了这番痛,这里面充满了家国情怀、自我爱情的无奈牺牲,以及婚姻的不幸。”
《斯文江南》的另一大亮点,是“跨时空相遇”环节。当王羲之遇上王阳明,当林黛玉遇上唐寅,看似并无关联却有着奇妙勾连的细节。王羲之与王阳明其实都是书法大家,只是王羲之“以书掩其人”,而王阳明“以人掩其书”;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生死感悟——好好生,是面对死亡最好的态度。这也是中国先烈先贤们与西方观念的不同之处。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其实都是说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我这一生一定得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文化嘉宾止庵说。
唐寅是史上葬花第一人,在林黛玉《葬花吟》处处都能看到唐寅诗的影子。比如林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浊陷渠沟”和唐寅的“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就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在说这清白之花飘零后会被污浊裹挟,不如葬之。
文化嘉宾黄晓丹说:“如果王羲之穿越到现在,我们不可能跟他进行口语的交谈,但是,我们可以和他笔谈。”中国人在书面语言上和祖先之间的代沟,可能是全世界最小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因为文字,所以先贤与先贤之间,可以有同代、隔代的唱和。
《斯文江南》在读和谈之间,让文字不再是符号式的存在,而可以穿越古今,甚至“预见未来”。演读王阳明的鲍国安在解读《训蒙大意》时,说“这其实是王阳明写给教育工作者的,非常有预见性,跟现在的‘双减’政策不谋而合。孩子就像草木萌芽,如果让它们舒展通畅,才会枝叶繁茂。只有让他们先受到鼓舞、激励,他们的进步速度才会更快。”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这是《斯文江南》的核心理念,也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被提及。由东方卫视、南瓜视业联合打造的《斯文江南》,将于每周四晚22:00在东方卫视播出,让我们一起围读,一起致敬文化先贤,一起聆听文学的乡音,聆听文辞之美、生命美学的灿烂、文明的核心密码、文化的永恒基因。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