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推荐  
“美育课堂”纠偏艺术考级
2022-03-16 10:27:39  来源:中国消费商网  作者:  分享:

  体育提分、美术纳入中考……新时代学校美育与体育该如何教?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建议,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推动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学校的“美育课堂”,同时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3月5日《文化艺术报》)

  其实早在去年,全国政协委员、指挥家李心草,就提交过一份“调整音乐类考级方式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的提案。站在艺术教育视角,这些专业人士提出取消艺术考级有其合理性。从中小学生艺术考级现状来看,确实已经变了味,种种乱象的确令人忧心忡忡。青少年艺术学习、艺术考级越来越呈现出“功利化”和应试的趋势,违反了艺术教育规律,背离了艺术教育初衷,导致艺术考级证书无法真实反映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高低,考级一事日渐鸡肋。

  首先,不少中小学生参加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并非出于“爱艺术”“好这行”,而是有着明显功利性,大多是因为家长在内卷焦虑下,为了让自己孩子也多些拿得出手的资本,以便在升学招生、社交中争取竞争优势,“学艺术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成为不少中小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原则和目的。

  其次,功利性考级诱导不少艺术教师和艺术类培训机构在日常教学中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为求速成和“跳级”,选择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打磨考级题目的应试套路,甚至有的艺术类培训机构直接把考级教程作为教学大纲,音乐教学内容只局限于几道考级曲目,对其他音乐作品几乎不闻不问。这种单纯以考级为目的的功利性艺术教育,将原本生动活泼的艺术学习、艺术创作演变成了流水线加工厂。这在客观上不仅严重禁锢了中小学生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天性,而且可能引起孩子对艺术学习的排斥感。

  同时,很多培训机构抓住考级制度不完善的漏洞大做文章,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名目繁多的考级证书,大到国家级的、小到俱乐部的,可最终这样的等级证书既不能完全证明学生的水平,教育部门也不认同,某种意义上讲,是加重了家长的负担、浪费了孩子的时间。

  但也有专家认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人的美好心灵、陶冶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生参加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可以引导孩子从小接受艺术教育,学习艺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也是对中小学生艺术水平的一个检验,是艺术学习的一种动力和手段。

  因此从促进青少年艺术教育角度说,直接取消艺术考级未必是首选之策,关键是要对艺术考级制度进行大改革。比如,应当设置考生最低年龄限制,禁止低龄少年儿童参加艺术考级。要严格规范艺术考级专业设置,进一步促进艺术考级瘦身。要强化监管体系,透明艺术考级过程,严禁艺术类培训机构成为艺术考级定点机构,斩断艺术考级背后的利益链。

  真正想提高孩子审美情趣的家长,也大可不必在死磕考级曲目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应该接受更系统更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艺体类培训的目的并不应该锁定在考级上,而是应该提升学习者本身的艺术素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生活多一分情趣,多一分魅力。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消费商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3-2019. 中国消费商网 www.xiaofeish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xiaofeishang.org 执行主编:刘可

陕ICP备20005761号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