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西安开幕】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协18日发布消息说,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主办,主题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繁荣原创科普精品”的科普中国创作大会暨2022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当天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在西安开幕,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挺研究员等线上参会。会议特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张双南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程海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韩喜球研究员,中国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行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成才作主旨报告。陕西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主持开幕式,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和王挺分别致辞。
李豫琦说,截至“十三五”末,陕西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13%。近年来,陕西省科协大力推进科普宣传和科普创作,通过组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征集等活动,发现培育优秀科普科幻创作人才,涌现一批优秀科普文章、科普摄影、科普短视频以及科幻作品。
王挺表示,近年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逐渐发展成领域内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的品牌活动,在促进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普创作是新时代科普事业的重要方面,加快新时期科普创作高质量发展,一要大力推动全社会高度重视科普原创,支持原创科普;二要大力推动科学家积极投身科普原创,涌现更多“高士其”式的科普创作领军人物;三要大力推动广大科普创作者尤其是广大会员积极回应时代命题和人民需求,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伟大经典。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周忠和院士主持,张双南、程海、韩喜球、李成才分别以《慧眼如炬:活捉黑洞、号脉中子星——我们为何仰望星空?》《亚洲季风与文明》《海底两万里——从科幻到现实之旅》《自然影像背后是什么》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各自领域科研进展和亲历感受。
【科普作家是什么意思】
科普作家指致力于科学普及书籍与文章写作并有成就的人。通常认为,一个人至少正式发表(或在群众中广为传播)三本科普书籍,或者正式发表几十篇以上科普短文并在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才可视为科普作家。对于发表过一二部长篇科普著作,此著作又在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也可被视为科普作家。
【中国科普作家代表人物】
1978年6月,中国科协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茅以升、华罗庚、于光远、刘述周、高士其、董纯才、王子野、王文达、温济泽、王麦林、章道义等科教出版界领导人和科普作家、编辑家300多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筹委会。